这里比别处热闹几分,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拉锯声混在一处,空气里飘着股硫磺和铁屑的味道。王贵生刹住脚,指着场子中央的木台:“大人您瞧!”?
林川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眼睛倏地瞪大了。
木台上放着一个物件。
与其说是弩,不如说更像重机枪。
那东西比寻常弩弓复杂得多:底下是个三角铁架,三条腿斜撑着扎进地里,稳如磐石;架身立着根碗口粗的乌木立柱,顶端横着张特制的弩弓,弓弦是牛皮筋拧成的,被绷得笔直,弓梢还套着加固的铁环;立柱侧面嵌着个两尺长的方形铁匣,匣口与弩槽对齐,旁边装着个带齿轮的摇柄,齿牙间还卡着……
链条?!!!
林川瞪大了眼睛,几步冲上前去。
他看了看链条,又看了看王贵生:“这、这是你搞出来的?!”
“嗯呢,大人,这叫齿梯!”
王贵生以为他不认得,赶紧解释道,“原本单弓连射,要么射不远,要么整个弩身重量加重,上弦费劲。后来想通了,换了这个法子:这弩弓用的是乌木芯外包铁条,拉力比寻常弩大两倍,射程自然远;但光靠臂力根本拉不动,所以加了这齿轮摇柄。”
他蹲下身,扳动铁匣侧面的机关,只听“咔”的一声,匣盖弹开,里面并排放着二十支弩箭,箭杆是削直的桦木,尾端嵌着片半月形的木羽,箭簇则是三棱铁制的,透着寒光。
“箭匣里有个弹簧片,摇动摇柄时,原本光靠几个齿轮连在一起转动,属下琢磨来琢磨去,想到用梯子的样式卡住齿轮,就做出了这个齿梯!大人您看,如此一来,既能把弓弦往后拉,又能顶推箭簇入槽,一套动作下来,比用脚蹬节省一半力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