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如此,民间都称呼这座凉亭为望龙亭。
但一年之后,晋安王便不再过来,专心开始治理昆州,这座凉亭成了路人休息落脚的地方。
后来有儒家君子于此处送别友人,写下了【送杜之仲赴京都】的送友诗,从而闻名天下。
它便有了更广为人知的名字-送友亭。
许多文人骚客有闲情雅致就会来此饮茶喝酒,赋诗作乐,送友离别更是以此为首选之地。
不由得这座原本孤零零矗立在两界交汇处的送友亭旁边多了许多茶摊酒肆。
今日的送友亭安静无比,茶摊酒肆空无一人,唯有作为主角的送友亭内外只有三人。两个带甲军卒立在送友亭外,亭内独坐一人。
此人是个儒雅中年人,身着比穆山王还要贵重的大黄缎五爪坐蟒袍,他这一身可比穆山王要合身的多,也更显王者气度。
这位自然就是独坐昆州二十多年的晋安王李元夔。
虽然快年逾半百,可依旧风度卓绝,气度非凡,一眼便知年轻时是风流倜傥的美男子。晋安王年轻时可不只是美男子,更是虎体猿臂,彪腹狼腰的英武好儿郎。
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穿衣显瘦,脱衣有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