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先前张总说的那样,Dou+能够更好为视频加热,高效提升曝光、播放量,助力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也能为公司增加一项盈利点。”
讲到这里,苏筱直接停下来,看向陈秀和张壹名,等候他俩的意见。
陈秀道:“我觉得,现在的用户量已经足够了,推出Dou+的时机也很合适,但引流工作还是需要继续。”
“同意!确实应该推出Dou+了。”
张壹名附和道,Dou+功能是他在年初提的建议,当时斗音的用户量还不到2亿,外部还有快手、企鹅微视这些竞品软件虎视眈眈。
于是,这个能够创造盈利点的建议就暂且搁置了。
现在斗音用户量已经翻了近3倍,日活也超过了原定的预期。
如此庞大的流量,要是不好好利用起来,未免太过浪费,Dou+功能确实可以登场了。
获得了两个老板的认可,苏筱建议道:“根据公司营销部的测算,前期Dou+的价格量级可以定为100、500、1000元三个量级……”
买量等级,基本上就是花多少钱买多少次曝光。
苏筱提出的这些方案都还行,就算有什么问题,后期慢慢调整也就好了,反正这是条新的盈利点,总会伴随各种各样的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