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行,这个提议有道理。”
在茄果类蔬菜的专业性上,陈家志确实要差不少,还好有人帮着完善。
紧接着又讨论了番茄,要想在南方有市场,可以结合引进国外品种的丰产,以及嫁接本地抗性高的砧木,从而做到又丰产,抗性又高……
黄瓜、番茄和茄子在南方的种植面积也不小,苦瓜和丝瓜上也有尝试嫁接。
再有现在早就进入生产环节的叶菜类,育苗场的研究框架体系就很立体了。
讨论到最后,彭谦道:“陈老板的思路很清晰,能看出不是头脑一发热就想研究,从远期来看,我们的育苗场很有前景!”
“我年龄大了,可能在育苗场干不了两三年年,但小纪,你还年轻,育苗场未来可能还得在你手中发扬光大。”
纪松微微颔首,“彭老,我懂,搞农业嘛,不管是在哪里,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都很难做成一件事。”
至少从当下的分析来看,育苗场的研究方向看得到前景和‘钱景’。
而且还有菜场兜底,江心菜场的经营能力足以保障研究人员的待遇。
纪松听懂了彭谦的言外之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