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后,裂石藤的藤蔓已经在种植区上方织成了一张密密麻麻的网,气根则深入板结层,开始分泌酸性酶分解土壤。王玲用检测仪测量后,兴奋地告诉大家:“板结层的孔隙度已经提高到18%,裂石藤的气根已经钻进去三厘米了!而且土壤中的氮元素含量也在增加,焰麦的根系开始往深层生长了!”
风澈蹲在一株焰麦旁边,看着它的根系从土壤里伸出来,根须上沾着湿润的泥土,比之前粗壮了不少,心里别提多开心了。他掏出画册,在裂石藤的旁边画了一张反光薄膜,用黄色的线条代表阳光被反射回去,旁边写着:“裂石藤支架+反光薄膜=种植区的‘保护伞’!”
就在这时,生态站的警报再次响起,这次的警报声比之前更急促。慕容冷越快步跑过来,手里拿着监测仪:“火山喷发提前了!预计20小时后就会有高温气流到达种植区,我们必须在这之前把反光薄膜固定好!”
大家立刻加快了速度,赵研究员和助手们把反光薄膜展开,小心翼翼地铺在裂石藤的藤蔓上,慕容冷越则用特制的夹子把薄膜固定在藤蔓上,避免被风吹走;周明和王玲则在种植区的边缘挖了一条浅沟,把薄膜的边缘埋进沟里,再用火山岩压住,防止高温气流从边缘钻进去。
风澈的任务是检查薄膜是否有破损,他沿着种植区的边缘慢慢走,一边走一边用手轻轻拍打薄膜,一旦发现有破损的地方,就用特制的胶带粘好。护目镜上沾满了火山灰,视线变得模糊,但他还是坚持把整个种植区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一个破损点。
1时后,反光薄膜终于固定好了,整个种植区像盖了一层银白色的被子,阳光照在薄膜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地表温度瞬间降低了15℃。王玲用检测仪测量后,满意地点点头:“现在地表温度维持在75℃左右,裂石藤的气根没有受到影响,板结层的孔隙度还在继续增加!”
就在大家松了一口气的时候,远处传来了低沉的轰鸣声,天空渐渐变成了暗红色,一股灼热的气流开始向种植区蔓延。慕容冷越立刻让大家躲进生态站的防空洞,风澈却坚持要留在种植区旁边,他想亲眼看看大家的努力是否能成功。
“风澈,快进来!高温气流要来了!”赵研究员拉着他的手,想把他拉进防空洞。
风澈摇摇头,指着种植区上空的反光薄膜:“我要看着‘保护伞’保护焰麦,就像看着矿苔保护焰麦一样!”
慕容冷越无奈,只好给风澈换上了更厚的防火服,还在他的护目镜上加装了一层隔热镜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