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93暗流:非金石的结节 (3 / 6)

作者:七情本舞心 最后更新:2025/11/13 18:37:32
        转机发生在一个雨夜。按照计划,当晚是第一次“炉边夜话”。众人围坐在宽敞的草堂内,中间篝火噼啪作响,映照着一张张肤色各异、却同样写满智慧与故事的面庞。没有既定主题,风澈只是率先分享了自己在参合陂直面生死时,对生命无常与医者仁心的感悟,那超越文化界限的震撼。

        他的坦诚,似乎打开了一道缝隙。接着,那位曾在参议阁激烈争论的希腊学者阿基米德(他亦受邀前来),描述了他第一次目睹大乾医师不用放血、而是用纤细银针缓解病痛时的惊讶,以及他后来试图理解其中“气”之理论的困惑与兴趣。

        波斯老医师阿尔达希尔则用悠扬的语调,讲述了他如何在一次漫长的沙漠旅途中,于星空下感受到光明神阿胡拉·马兹达的启示,从而坚定了以医术驱散疾病(黑暗)的使命。

        一位始终沉默寡言的天竺佛教僧侣,此时缓缓开口,他并未宣讲高深佛法,只是平静地叙述了自己年轻时因目睹世间苦难而心生出家之念,以及如何在禅坐中体悟“慈悲”与“缘起”的真实含义。

        一位来自大秦的景教修士,则用生硬的汉语唱诵了一首赞美诗,那空灵而虔诚的旋律,让在场不少人动容。

        没有辩论,没有试图说服对方。只是倾听,倾听对方如何理解世界,如何安顿身心,如何在各自的信仰中找到力量与慰藉。篝火摇曳,将每个人的影子拉长,交织在一起,仿佛象征着那些看似迥异,却同样源于对生命奥秘探寻的精神血脉,在此刻悄然连接。

        随后的日子里,这种基于倾听和体验的交流愈发深入。他们一起在晨曦中静坐,无论方式是佛陀的禅修、道家的守一还是景教的默祷;他们一起欣赏由波斯乐师演奏的缠绵乐曲,也观看大乾艺伎演绎的古典舞蹈;他们甚至尝试用不同的语言,共同吟唱一首关于月亮与思乡的古老歌谣。

        393暗流:非金石的结节

        风澈敏锐地观察到,当抽象的教义化为具体的生命实践和情感体验时,那种非此即彼的对立感在减弱。一位原本对佛教“空性”概念颇不以为然的希腊哲学家,在听完僧侣关于放下执著以解脱烦恼的切身经历后,若有所思地说道:“或许,你们的‘空’,与我们的‘理性超越情感’,在追求心灵自由的路径上,有某种奇妙的相似……”

        当然,差异依然鲜明,甚至在某些具体问题上,分歧依旧无法弥合。但重要的是,氛围变了。从最初的警惕与防御,变成了尊重与好奇。他们开始愿意承认并欣赏彼此的“不同”,并将其视为丰富人类精神世界的多元面向,而非必须铲除的异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