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染霜笑着帮她把细纱网固定在蚕房窗口:“李婶,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度过难关。”她顿了顿,又说,“等桑虱清除了,我们再给大家送新的蚕种,保证今年的收成不会受影响。”
慕容冷则在一旁,和村里的汉子们一起,搭建新的蚕架,他拿起斧头,熟练地劈着木材,动作利落:“大家放心,朝廷会一直支持你们,不仅会提供技术和物资,还会帮大家把织好的布卖出去,保证大家的收入。”
御膳房的师傅们也没闲着,他们用新采的桑芽和蚕蛹,做了营养丰富的吃食,送到各个桑园,让忙碌的百姓们能补充体力。桑芽豆腐羹、蚕蛹鸡蛋饼、桑叶馒头,还有冰镇的桑果汤,每天换着花样,香气飘满了整个村庄。
几天后,雨终于停了,太阳出来了,晒干了桑园里的积水,也给蚕房带来了暖意。蚕宝宝们渐渐恢复了活力,又开始欢快地啃食桑叶,“沙沙”的声音再次变得密集起来,原本发灰的身体也重新变得雪白饱满。风澈看到篾匾里的蚕宝宝爬来爬去,兴奋地跳起来:“娘!守苗爷爷!你们看!蚕宝宝好起来了!”
源溪也松了口气,她翻开自己的记录手册,笑着说:“染霜姨,你看,现在蚕宝宝的进食量已经恢复到以前的水平了,再过几日,就能正常吐丝了。”
守苗爷爷捋着胡须,笑得合不拢嘴:“太好了!这都多亏了源溪姑娘的细心观察,还有陛下和娘娘的及时安排。这青兰草果然管用,以后我们可以在桑园周围多种些,提前预防桑虱。”
陈老伯也笑着说:“是啊,改良后的蚕房也很管用,通风好,又能防虫害,以后各地的桑园都可以照着这个样子建。”
就在大家松了口气的时候,宫里传来消息,西洋的使者来访,说是听闻大乾的桑蚕产业兴旺,特意来学习技术,还带来了西洋的特产,想要和大乾通商。慕容冷和凤染霜商量后,决定在长乐宫举行欢迎仪式,同时也让西洋使者看看大乾桑蚕产业的实力,增进两国的友谊。
欢迎仪式当天,长乐宫的桑园里挂满了彩色的桑蚕灯笼,胭脂桑的枝叶间系着五颜六色的丝带,显得格外热闹。西洋使者是个金发碧眼的男子,穿着华丽的锦袍,看到满园的桑苗和蚕房里活泼的蚕宝宝,眼睛里满是惊叹:“皇后娘娘,陛下,大乾的桑蚕产业真是名不虚传!这么多可爱的蚕宝宝,竟然能织出那么精美的布,太神奇了!”
风澈主动上前,用刚学的几句西洋话打招呼:“欢迎你!我带你去看彩纹蚕,它们吐的丝有彩色的花纹!”他拉着使者的手,像个小向导一样,带着他参观蚕房、桑园,还展示了源溪画的养殖手册和花汐绣的桑蚕绣品。
源溪则在一旁,用西洋话详细讲解着大乾的桑蚕养殖技术,从桑苗种植、蚕种孵化,到缫丝、织布、染色,条理清晰,听得使者连连点头,不停地用毛笔记录着,虽然字迹歪歪扭扭,却格外认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