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的路上,风澈收到了农桑研究院的消息,他们用风澈从边关带回来的桑枝,研发出了更坚韧的桑木,适合制作更多军需物资,慕容冷越已经下旨,在全国推广这种桑木的种植,让农桑产业更好地服务于国防。
抵达京城时,慕容冷越和风染霜依旧在宫门口等候。风染霜看到风澈,快步上前,握住他的手:“我的儿,你可算回来了!瘦了这么多,肯定在南方受了不少苦。”
风澈笑着摇头:“母后,儿臣不苦,看到南方的桑苗重新发芽,百姓们露出笑容,儿臣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他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陈阿婆送给她的桑蚕丝手帕,“这是南方农户亲手织的手帕,上面绣着桑苗和蚕宝宝,送给母后。”
慕容冷越拍了拍风澈的肩:“这次南方赈灾,你立了大功,朕已经在朝堂上宣布,封你为‘监国太子’,以后朕不在京时,由你代为处理朝政。”
风澈愣了愣,随即躬身行礼:“儿臣谢父皇信任!儿臣定不会辜负父皇的期望,定能辅佐父皇,守护好大乾的江山和百姓。”
当晚,长乐宫举办了家宴,庆祝风澈平安归来。餐桌上,摆满了风澈爱吃的菜肴,慕容冷越和风染霜不停地给他夹菜,询问他在南方的经历。风澈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救灾的趣事,讲他如何带领百姓挖水渠,讲陈阿婆的故事,讲农桑互助会的作用,慕容冷越和风染霜认真地听着,脸上满是笑容。
“澈儿,你今年已经十八岁了,按大乾的规矩,也该定亲了。”风染霜忽然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期待,“前几日,你外祖父家派人来,说你表妹林婉儿不仅知书达理,还跟着农桑研究院的专家学了不少养蚕织丝的技艺,不如你考虑一下?”
风澈愣了愣,脸颊微微泛红:“母后,儿臣现在只想做好监国太子的职责,处理好朝政和农桑事务,婚事的事,还想再等等。”他顿了顿,又道,“儿臣觉得,未来的太子妃,不仅要知书达理,还要能理解百姓的疾苦,支持儿臣的农桑事业,和儿臣一起为大乾的百姓做事。”
慕容冷越点头:“你说得有道理。婚姻大事,不能强求,朕和你母后不会逼你,等你遇到合适的女子,再定不迟。”
风染霜笑着说:“好,母后听你的。不过你也要留意着些,别总把心思都放在国事上,也要懂得享受生活。”
家宴在温馨的氛围中结束。风澈回到东宫,看着书桌上摆放的南方桑苗标本和边关带回的北狄弯刀,心里满是感慨。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他有信心,在父皇母后的支持下,在大乾百姓的齐心协力下,一定能守护好大乾的江山,让农桑事业更兴旺,让百姓们更富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