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54丝路织星河:全球桑蚕共融图 (1 / 5)

作者:七情本舞心 最后更新:2025/11/12 1:18:42
        第一章上海丝博:丝路汇东方

        上海国际丝绸博览会的展馆里,“全球桑蚕文化工坊”的展区前挤满了人。玻璃展柜里,“碧海桑丝”方巾在射灯下泛着海浪般的渐变蓝光,金色的海龟刺绣随着光线流转,仿佛在丝面上缓缓游动;旁边的展架上,“沙漠霞光披肩”与“草原云纹围巾”相映成趣,前者的驼色桑丝混着椰枣蜜染的金红,后者的青绿色丝线间织着蒙古包的剪影,每一件展品都标着“协作产地”——安第斯高原、非洲沙漠、蒙古草原、斐济海岛,像一张微型的全球丝路地图。

        “苏尔玛奶奶,这就是您在斐济培育的‘海岛混种苗’蚕丝做的方巾吗?”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女士指着“碧海桑丝”问道,她是法国高端丝绸品牌“丝路印记”的设计总监艾拉,手里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着丝线的纹理,“这种渐变蓝太独特了,是用什么植物染的?”

        苏尔玛笑着递过一本“海岛桑蚕图鉴”:“是用斐济的海娜花染的,染之前要先把桑丝用椰枣蜜熬的糖浆浸泡,这样颜色才能更持久。”她翻开图鉴,指着里面莱拉和孩子们采摘海娜花的照片,“这是斐济的桑蚕匠人莱拉教我们的方法,她的染坊就在太平洋海边,染液里都带着海风的气息。”

        艾拉看着照片,又摸了摸方巾的质感,当即决定签订长期合**议:“我们想把‘碧海桑丝’系列纳入明年的春夏新品,还要邀请莱拉女士来巴黎,和我们的设计团队一起开发‘海岛丝路’主题系列。另外,我希望在新品发布会上,播放你们修复斐济桑园的纪录片,让消费者知道,每一条方巾背后,都有一个跨越山海的协作故事。”

        卡米拉在一旁补充道:“我们还可以提供‘定制服务’,根据客户的需求,在方巾上绣上他们指定的文化图腾,比如把法国的薰衣草花纹和斐济的海龟图案结合,让不同文化在桑丝上相遇。”

        就在苏尔玛和艾拉签约时,展区入口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群穿着传统服饰的人走了进来,为首的是一位戴着蒙古帽的老人,手里捧着一个用红绸包裹的盒子,正是蒙古草原桑蚕合作社的***爷爷。“苏尔玛,我们来晚了!”***爷爷笑着走近,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条用草原桑丝织成的“云纹哈达”,上面绣着蒙古包、羊群和桑苗,“这是我们草原匠人的一点心意,祝贺你们的展区这么受欢迎!”

        跟在***爷爷身后的,还有肯尼亚的奥莉娅、清迈的妮娜、海南的周明远,甚至还有太平洋岛国农业组织的泰勒和斐济的莱拉——他们都是收到苏尔玛的邀请,特意赶来参加上海国际丝绸博览会和“全球桑蚕文化论坛”的。

        “莱拉!你的桑园现在怎么样了?”苏尔玛握住莱拉的手,看到她晒黑的脸上带着健康的红晕,心里踏实了不少。

        莱拉兴奋地说:“‘海岛混种苗’长得特别好,上个月还结了第一批彩茧,有像海水一样的蓝茧,还有像珊瑚一样的粉茧!泰勒先生资助的‘海岛桑蚕文化工坊’也快建好了,等建好,我就可以教更多斐济人种桑养蚕、植物染了。”

        奥莉娅则拿出手机,展示肯尼亚沿海桑园的照片:“我们用椰子纤维铺地的方法,已经推广到了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的沿海桑园,那些之前被海水倒灌的桑园,现在都种上了‘海岛混种苗’,长势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