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艺交流区,各国匠人现场展示技艺:守苗爷爷演示胡杨桑苗的嫁接技术,引来西域农人的围观;鸠摩罗展示蓝金织锦的织法,让欧洲匠人赞不绝口;阿琳教大家用堆绣技艺制作乐舞图案,吸引了众多女匠人的参与;小石头则讲解智能温室的建造方法,让中亚匠人眼前一亮。
一位来自撒马尔罕的商人当场签订了一万匹胡杨蓝丝面料的订单:“这种面料耐磨损、适合长途运输,我们可以用它制作骆驼商队的帐篷和衣物,肯定能大卖!”
一位罗马商人则对“丝乐飞天”绣屏情有独钟,订购了五十幅绣屏:“罗马的贵族们非常喜欢东方艺术,这款绣屏既有乐舞元素,又有丝绸的华贵,一定会成为贵族府邸的珍藏。”
贸易馆开业的同时,全球丝路桑蚕联盟的西域分会正式成立,白纯国王担任分会会长,鸠摩罗和龟兹农官担任副会长。分会的成立,标志着联盟的影响力正式辐射到西域绿洲,形成了“海上丝路、草原丝路、绿洲丝路”三位一体的桑蚕贸易网络。
风澈趁机提出“丝路桑蚕技艺巡展”计划:“我们可以组织一支技艺巡展队,带着各国的桑蚕产品和技艺,沿着绿洲丝路、草原丝路、海上丝路巡回展示,让更多人了解桑蚕文化,加入联盟。”
这个提议得到了各国的响应。巡展队由风澈担任领队,成员包括来自乌蒙山、漠北、占婆、龟兹、波斯、欧洲的匠人,他们带着五彩桑苗、胡杨蓝丝面料、丝乐飞天绣屏、织金锦等产品,乘坐骆驼商队和商船,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巡展。
巡展第一站来到中亚的撒马尔罕,这里是中亚的贸易中心,商贾云集。巡展队在撒马尔罕的中心广场搭建展位,展示桑蚕技艺:守苗爷爷现场培育胡杨桑苗,让中亚农人亲眼见证桑苗在盐碱地中生长;阿琳和鸠摩罗合作,用撒马尔罕的本地染料染制蓝丝,设计出带有中亚特色的织锦;小石头则演示智能温室的操作,让当地匠人学会如何在干旱环境中种植桑苗。
撒马尔罕的国王亲自参观巡展,对胡杨桑苗和丝乐产品赞不绝口,当场决定加入全球丝路桑蚕联盟,并邀请联盟在撒马尔罕建立桑蚕培育基地。
巡展第二站来到波斯的巴格达,这里是中东的文化中心。巡展队与波斯的织金锦匠人合作,研发出“蓝丝织金乐舞锦”,将龟兹的乐舞图案与波斯的缠枝莲图案结合,用蓝丝和金线编织而成,华贵非凡。波斯国王将这款织锦作为国礼,送给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引起了东罗马贵族的追捧。
巡展第三站来到欧洲的威尼斯,这里是海上丝路的欧洲终点。巡展队展示的胡杨蓝丝面料和丝乐飞天绣屏,让欧洲的服装设计师和艺术家们眼前一亮。他们纷纷与联盟合作,将西域的乐舞元素和蓝丝技艺融入欧洲时尚,设计出带有东方韵味的服装和艺术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