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澈则请林先生帮忙,从京城带来了西洋的刺绣绷架和细针,让绣品的制作更加精细。“你看,用这种细针绣蚕宝宝的腿,能绣得更逼真。”风澈拿着细针,演示给大家看,“还有这个绷架,能把布料绷得更紧,绣出来的花纹更平整。”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第一批融合中西元素的绣品终于完成了。一幅《桑蚕卷草图》挂在交易中心的墙上,嫩绿的桑叶栩栩如生,米白的蚕宝宝仿佛在蠕动,金线绣成的卷草纹熠熠生辉,引得村民们纷纷驻足赞叹。
汤姆森先生看到绣品时,更是惊喜不已:“太完美了!这正是我想要的风格,既有东方的神秘,又有西洋的典雅,肯定能在西洋市场大受欢迎。”他当场就追加了两倍的订单,还邀请阿雅和几位绣娘去西洋参加展会,展示高山桑丝绣品。
消息传来,苗寨的妇女们都激动得睡不着觉。阿雅更是又喜又忧:“去西洋参展是好事,可我们不懂西洋话,也不熟悉那里的规矩,万一出岔子怎么办?”
风澈笑着说:“别担心,我和你一起去。之前我去过西洋,熟悉那里的情况,而且林先生也会派助手随行,帮我们翻译和对接。”
出发前,村民们特意为阿雅和绣娘们准备了礼物:岩蜜桑茶、桑果蜜饯,还有用高山蚕丝织成的围巾。“阿雅,到了西洋,一定要让他们看看我们高山绣娘的本事!”一位老绣娘拉着阿雅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
阿雅用力点头,眼眶湿润:“放心吧,我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让高山桑丝绣品传遍西洋!”
第三章西洋展会风波
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风澈、阿雅和两位绣娘终于抵达了西洋的阿姆斯特丹。展会大厅里灯火通明,来自世界各地的展品琳琅满目,丝绸、瓷器、珠宝应有尽有,高山桑丝绣品被摆在东方展区的显眼位置,立刻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这些绣品的工艺太精湛了!”一位西洋贵妇拿起一条桑蚕卷草纹围巾,放在手里仔细摩挲着,“这蚕丝的质感,比我们本地的丝绸还要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