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程的船上,阿雅看着窗外的大海,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回去后一定要好好教村里的姐妹们,把中西合璧的刺绣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知道高山绣娘的本事。
第四章桑路通途连内外
从西洋回来后,高山桑蚕联盟的订单越来越多,不仅有西洋的服装品牌,还有京城和江南的绸缎庄。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出现了:山路崎岖,运输不便,大量的蚕丝和绣品很难及时运出去,经常出现延误交货的情况。
“上次给江南绸缎庄的蚕丝,因为山路塌方,晚了十天才送到,对方差点取消订单。”阿黑看着堆积在交易中心的货物,愁眉不展,“再这样下去,我们的信誉就没了。”
风澈也在琢磨运输的问题。之前修建的引水渠解决了灌溉难题,现在急需一条畅通的运输路。他翻出云贵舆图,仔细查看:“从箐口村到山下的集市,有一段山路可以拓宽,再修几座石桥,就能让马车通行。另外,我们可以和官府合作,开通一条从集市到长江码头的漕运线路,这样货物就能通过水路运往京城和江南。”
岩伯立刻召集联盟的负责人商量,大家一致同意修路。可修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仅凭三个村寨的力量远远不够。风澈想到了慕容冷之前说的,朝廷要在云贵山区设立桑蚕产业示范基地,立刻写了一封书信,派人快马送往京城,请求朝廷支持。
慕容冷收到书信后,非常重视。高山桑蚕事业不仅能带动当地百姓致富,还能促进边疆贸易,于是立刻下令,让云贵总督调拨银两和工匠,协助联盟修路。
消息传来,村民们都欢呼雀跃。“有朝廷帮忙,我们的路肯定能很快修通!”一位老村民说道,他主动报名参加修路队,想要为家乡出一份力。
修路工程很快就开工了。三个村寨的村民们全员参与,有的开山凿石,有的搬运木料,有的铺设石板;朝廷派来的工匠则负责设计石桥和拓宽山路。风澈和阿竹、阿黑轮流在工地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阿雅带领苗寨的妇女们,每天给修路的村民们送水送食物。她们用高山蚕丝织成的手帕,给村民们擦汗;用岩蜜桑茶和桑果蜜饯,给大家补充体力。“大家再加把劲,路修通了,我们的货物就能顺利运出去,日子会越来越好!”阿雅喊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