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怎么办?我们一直用的是传统染料,虽然大部分是天然的,但有些颜色需要用少量化学染料调配,现在突然不让用了,很多绣品都做不了啊!”阿雅拿着信,急得团团转。
风澈也皱起了眉头。高山桑丝绣品之所以受欢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色彩鲜艳、图案精美,要是不用化学染料,很多颜色根本调不出来,订单肯定会受影响。
“我们得尽快找到天然的环保染料,替代化学染料。”风澈召集联盟的负责人开会,“苏先生是读书人,见识广,说不定能想到办法;阿雅熟悉染料制作,可以负责研发;大家也多发动村民,看看山上有没有能用来染色的植物。”
苏婉果然有办法。她想起古籍里记载,很多植物的根、茎、叶、果实都能用来染色,比如茜草能染红色,栀子能染黄色,蓼蓝能染蓝色。“我们可以发动村民,上山采摘这些植物,提取天然染料。”苏婉说道,“虽然颜色可能不如化学染料鲜艳,但更自然、更环保,肯定能符合西洋的标准。”
大家立刻行动起来。阿雅带领绣娘们,上山采摘茜草、栀子、蓼蓝等植物,回到村里后,用传统的方法提取染料:把植物切碎,加水煮沸,过滤后得到染液,再加入明矾、草木灰等媒染剂,固定颜色。
可试了几次,效果都不太理想。茜草染出来的红色偏暗,栀子染的黄色容易褪色,蓼蓝染的蓝色不够均匀。“这样的颜色,根本达不到订单的要求啊。”阿雅看着染坏的丝绸,叹了口气。
孩子们也加入了寻找染料的队伍。小石头在山上玩耍时,发现一种紫色的野果,捏碎后会流出紫色的汁液,他立刻摘了一些带回学堂:“苏老师,你看这种果子能不能染色?”
苏婉拿着野果,仔细看了看:“这是紫珠果,古籍里说能染紫色,我们试试。”
阿雅按照提取染料的方法,用紫珠果做了染液,染出来的丝绸果然是漂亮的紫色,而且不容易褪色。孩子们都欢呼起来:“我们找到紫色染料啦!”
有了这个发现,大家的信心更足了。村民们纷纷上山,寻找各种能染色的植物,学堂的孩子们则帮忙记录每种植物的染色效果,整理成《高山天然染料图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