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16天下桑香续:云间桑暖融新雪 (5 / 8)

作者:七情本舞心 最后更新:2025/11/13 18:38:32
        在大家的努力下,桑蚕文旅项目越来越完善。下一批西洋游客到来时,立刻被升级后的体验项目吸引了。在体验营里,游客们跟着阿雅学习制作蚕茧摆件,跟着陈老伯制作缫丝机模型,跟着阿竹栽种桑苗,每个人都学得不亦乐乎。

        一位名叫安娜的游客,参加了长期体验课程,她跟着阿雅学习刺绣,每天都泡在绣坊里,进步飞快。“我要把学到的刺绣技艺带回西洋,教给我的朋友们,让更多人了解东方的桑蚕文化。”安娜说道,结业时,她绣的《桑蚕图》还获得了“最佳学员作品”的称号。

        游客们还参与了桑园的日常管理,他们跟着村民们一起给桑苗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虽然很累,但每个人都很开心。“以前只知道丝绸很漂亮,没想到种桑养蚕这么不容易,每一缕蚕丝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一位游客感慨道。

        文旅项目的成功,不仅给村里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还让高山桑蚕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乌蒙山的桑香,越来越多的人想来这里体验桑蚕文化。

        第四章桑蚕技艺的薪火相传

        随着桑蚕事业的不断发展,技艺传承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桑蚕学堂的孩子们虽然学得认真,但村里的老匠人年事已高,很多精湛的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我的嫁接技艺,是我父亲教我的,里面有很多诀窍,光靠书本是学不会的。”守苗爷爷叹了口气,他的手因为常年劳作,关节已经变形,“我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好使了,要是再找不到合适的传承人,这些技艺就传不下去了。”

        陈老伯也有同样的担忧:“我的缫丝机改良技术,里面有很多细节,需要亲手操作才能掌握。现在年轻人虽然学得快,但大多追求速成,不愿意花时间钻研。”

        风澈看着老匠人们焦虑的眼神,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知道,这些技艺是高山桑蚕事业的根基,一旦失传,损失不可估量。“我们可以设立‘桑蚕技艺传承大师工作室’,让老匠人们收徒传艺,把精湛的技艺毫无保留地教给年轻人。”风澈提议道,“再设立传承基金,给老匠人和学徒们提供补贴,让他们能安心传承技艺。”

        大家都非常支持这个想法。很快,“桑蚕技艺传承大师工作室”就在桑蚕学堂旁边成立了,守苗爷爷、陈老伯、玛莎等老匠人成为了第一批传承大师,各自招收了几名年轻学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