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自新冷静地想了想,点了点头。
上次他亲自押送巨额货款去津市时,确实是参观了蓄电池生产现场并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不过不对呀。如果蓄电池的生产真的如此简单,我们国家为什么还需要北边国家的援助才能建厂,而且产能还那么小?这里面怕是还有我们不知道的奥秘吧?”
孟自新接着又产生了新的疑惑。
“厂长,你这就有所不知了。当初咱们国家一穷二白,工业基础相当相当落后,各行各业都是从无到有地建立。蓄电池的生产自然是顺便包括在了一揽子援助计划里面。至于说为什么产能这么小,是因为咱们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能够做决断的那一级计委会眼里,每年只需要生产这么多的蓄电池就可以满足需要,他们自然不会下令放大产能。当他们觉得真的有需要的时候,别说区区四百吨,就是四千吨、四万吨都能很快生产出来。”
陈国泰耐心地解释说道。
“原来是这样子啊。这其实也就是说,上层计委会根本就不知道咱们农机厂有极其旺盛的蓄电池需求?如果他们知道了,说不定就能......不对,不会这么简单。任何一种产品的产能放大都涉及到许多环节的调整......”
孟自新一下子陷入了新的思考分析当中。
陈国泰听得暗暗佩服。
孟自新虽然是文化程度不高的退伍军人,但当了这么些年的厂长,却也拥有了一些大局思维。
正常情况下,上层计委会的确不会因为区区一家县级农机厂的需求就贸然调整许多类产品的产供销数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