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泽还没开口,另一个更具分量的声音响了起来。
“我不只认为他们的技术有鸿沟,我认为他们的方向就是错的。”
说话的是112厂的总工程师,高工。国内最先进的现役战机,就出自他们厂。他年纪与林总师相仿,是国内航空界的权威人物之一。
高工看着杜宇泽,毫不掩饰自己的态度:“把宝贵的资源,押注在一个全新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平台上,这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我们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在现有成熟平台上进行深度挖潜。我们的J-10C,还有巨大的升级空间。换装更大推力的发动机,升级雷达和火控,战斗力能立刻提升百分之三十。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几年内就能批量装备部队。”
他拿起一份文件,显然也是有备而来。“这是我们112厂提出的J-10D改进方案。我们建议,集中力量办大事,而不是把资源分散到这种高风险的探索项目上。”
杜宇泽心里咯噔一下。他预想过会有阻力,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这么猛烈。一个管钱的,一个管技术的竞争对手,两面夹击,字字句句都打在要害上。
他很清楚,高工说的没错。J-10的改进方案,是目前最稳妥、性价比最高的选择。这也是军方内部的主流意见。
自己的J-XX方案,就像一个闯入者,要从别人碗里抢食。
沈青云的脸涨红了,他想争辩,却被杜宇泽用手势按了下去。
杜宇泽迎着高工的视线:“高总,我敬重您和112厂为国家航空事业做出的贡献。J-10D是个好方案,但它解决不了‘代差’的问题。我们今天讨论的,不是如何赢得下一场战争,而是如何避免在下下一场战争中,毫无还手之力。”
“代差?”高工冷笑,“年轻人,飞机不是靠概念飞上天的。你们连风洞都没吹过,连一架验证机都没有,跟我谈代差?你们的飞机,现在只存在于录像带和你们的想象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