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房的窗纸透着昏黄的光,却早已没了动静——老妈和孩子们定是睡熟了。东厢房黑着灯,看来侯勇和熊奎还没回来。
李海波反手扣上院门,他走到柿子树下的竹椅上坐下,椅面的凉意透过薄薄的裤料渗上来,倒让脑子更清醒了些。
指尖在膝盖上慢慢敲着,梳理着近期的工作。
近来的事,倒还算顺。日本人那边,通过这段时间一起做走私生意,收钱赎人,帮涉谷曹长、小泉中尉、山本大尉他们赚了大把的钞票,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反过来也让他在76号的地位越来越超然。
生意上更是铺开了摊子——“杨记粤菜馆”马上就要开张了,就等挑个吉日揭幕,虽然不指望它赚大钱,但也是条稳妥的财路。
熊奎的良民证生意一直在做,虽然利润不高,但赚点小钱的同时还维持住了和闸北分局的关系。
侯勇的捞人的生意更不用提,侯勇的腿都跑细了,76号大牢和宪兵司令部的门槛快被他“踏”平了,明面上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暗地里救出来的同志和百姓,数都数不清。
第421章大意了
新搭建的走私线也算顺畅,虽然还不知道余海仓把货卖给了谁,但也算是不小的利润。
还有那些特别通行证,借着刘三的手倒腾出去,既安全又隐蔽。
想到这儿,李海波嘴角几不可察地勾了勾。钱袋子鼓起来,心里就踏实。也对将来前往澳岛安排退路的计划越来越有信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