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将一个更精良版本的《流感》,放在这个环境下,它的爆是有迹可循的,或许从它杀青的那一刻,就已经在默数着倒计时。
“NEON帮忙找的tentsPanda?”
可可简单的讲了一下这一夜的合作商谈细节,池野就猜到了这次《流感》的合作模式。
其实按照他心里的预期,XYZFilms是要比NEON更适合合作的对象,因为NEON在文艺片和奥斯卡的领域突出,但问题是…《流感》根本不可能竞争奥斯卡,同样这也是一部商业电影。
相比之下,XYZFilms这种类型大厂,同样在美洲范围内影响力极大,适合《流感》的西方发行合作对象。
但很显然,平行世界的NEON和地球上的不太一样,他们既是第一家找到《流感》的大厂,又非常积极的推动这次合作,可以感觉到,这家巨头非常看好《流感》,更有着染指商业片的“野心”。
为此,所谓的156国,就是他们给出《流感》最大的诚意。
具体合作模式是版权销售→区域发行+联合发行。
意思是池野工作室、光影拾梦等《流感》几大资方作为版权方,将西方版权卖给NEON,而又通过NEON的关系,《流感》就可以在整个西方市场拥有巨大的背景关系和靠山、发行乃至院线渠道。
除此之外,在购买《流感》西方版权的同时,NEON还给《流感》搭上了tentsPanda这条线…这个tentsPanda就是地球上一手操盘出《釜山行》《寄生虫》等全球大爆电影的公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