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瓦克教授耸了耸肩,银白的眉毛皱在一起:“这就是核心问题所在。扬没有对我明说。他似乎自己也还在求证阶段。但他表现得仿佛一旦证实,将是石破天惊的发现。他特别感兴趣的是钟的‘永恒日历’盘那部分的机械原理,以及—这更重要—那些深藏在钟楼下方、通常绝不向公众甚至大多数研究者开放的最底层机械室和古老地基。”
服务员是一位安静的年轻女孩,送来两杯冒着热气的浓郁黑咖啡和一碟小饼干。谈话暂时中断。叶舟注意到诺瓦克教授端起咖啡杯时,苍老的手指有着老年人难以避免的轻微颤抖,但这更显得真实,而非表演。
“天文钟下面还有更深的结构?”叶舟在服务员离开后追问,尽量让语气显得平静。
“哦,当然!”诺瓦克教授点头,抿了一口咖啡,“大多数游客和书籍只关注钟面和外部的表演机制。但真正核心的、赋予其‘灵魂’的古老机械,大部分都在下面的多层地窖里。几个世纪以来,不断有新的机械被添加、旧的被替换或废弃,但最核心的那部分—传说中由汉努斯亲手组装的那组原始齿轮和心轴—依然深埋在最底层,几乎像...像一座机械式的陵墓。扬对那部分极其着迷。”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回忆,眼神变得悠远:“他特别反复提及一组特殊齿轮的组合,这些齿轮并非持续啮合,它们的咬合似乎遵循着一个极其漫长而复杂的周期,只有在特定的、非常罕见的时间点才会完全对齐—不是指普通的日期,而是指某种特殊的天文事件对齐,比如某种特定类型的日月食,或者几颗外行星的特定连珠现象。”
叶舟立刻想起《光之书》中那些夹杂着星象符号和复杂角度计算的图表:“您还记得具体是什么周期或者天文事件吗?”
诺瓦克教授露出遗憾的表情:“他语焉不详。显得很神秘。只说那是‘真正的节奏’,‘宇宙的脉搏’。”他顿了顿,忽然想起什么,从随身携带的、边角已磨损的皮质公文包里,取出一个厚厚的、页面泛黄的速写本。“这是我的老伙计了,”他微笑着说,“几十年来看钟、画钟、琢磨钟的心得都在里面了。”他熟练地翻到某一页,上面是用细腻的笔触手绘的天文钟内部机械结构图,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笔记和数据,有些是捷克语,有些是拉丁语。
“看这里—”他指着一组相互嵌套、由不同材质制成的齿轮,它们的齿数似乎遵循着某种不寻常的数学序列,“—根据我的计算和从19世纪修复记录里找到的片段信息推断,这一套独特的齿轮组,其完全对齐的周期非常之长。它似乎与月球远地点和近地点的周期、以及木星和土星的会合周期都存在某种复杂关联...”他拿出手机里一个古老的计算器应用,快速输入几个数字,嘴唇无声地翕动着。
忽然,他计算的动作停住了,眼睛在镜片后猛地睁大,缓缓抬起头看向叶舟,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Svatym?j...(我的天啊...)”
“怎么了?”叶舟急切地问。
“根据扬当时给我看的一个模糊公式片段,再结合我这个旧模型...下一次完全对齐的发生时间...”他又确认了一遍计算,“...就在五天后的晚上,准确地说,是下周二日落之后不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