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卢人报》立刻发文反击,称《玩偶之家》是一部“破坏家庭伦理、鼓吹妻子离家出走”的毒草。
其危害性远比一场决斗要大得多,堪比去年的《颓废的都市》,呼吁巴黎当局禁演此剧。
【如果连娜拉这样的贤妻良母都要抛弃丈夫和孩子,那我们的社会基石何在?
难道要我们都去学那些北欧的野蛮人吗?】
而进步派和自由派的报刊内部也产生了分歧。
一部分人赞同剧评的观点,认为易卜生的戏剧才是真正值得关注和讨论的严肃艺术,应该借此机会将公众的注意力引导到更深层的社会问题上来。
另一部分人则觉得这篇剧评过于高高在上,贬低了罗斯柴尔德夫人与索菲娅决斗的象征意义。
他们认为不同阶层、不同情境下的女性抗争应当被同等地看待和理解。
沙龙里的讨论话题,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虽然决斗的香艳细节依然有人窃窃私语,但“娜拉”“玩偶之家”“女性出走”这些词汇开始频繁出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