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由于照相成本昂贵,带相片的证件也没有普及,因此造假十分容易,骗子横行。
这也是我们在看18、19世纪的欧洲时,时不时就会蹦出一个骗子的原因,简直算文化特色了。
不过无论如何,这一步还是要去做的。
等拿到地址,他顺便问了下早上刚开通的「匿名存局候领」邮箱,没想到核对过登记名和口令以后,窗口里直接递出来一个信封。
“这么快?”莱昂纳尔有些错愕。
虽然巴黎「市内邮政」十分发达,即使在城市两端,一天之内也能数次通信,但是《喧哗报》的回复如此之快还是超乎自己的想象。
这种小报社不存在给作者发退稿信这回事,来信肯定是采用他的稿件了。
摸一摸信封还不薄的样子——难道是把稿费也塞在里面了?虽然现在汇票、支票已经很发达了,但是小额钱款大家还是习惯直接塞信封里寄给对方。
就像自己家里那封信就夹了20法郎的现金一样。
莱昂纳尔压制住内心的激动,将信封塞进胸口的内袋里,又匆匆离开了邮局。
不过这么一耽搁,等他回到公寓时,天又已经全黑了,租客们正在昏黄的烛光下,围坐在一楼餐厅的餐桌边,吃着马丁太太做的饭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