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于勒被“流放”到美洲的时代,达尔芒司家的经济来源不再是土地,而是薪酬,成员之间的互相依赖减少了——所以他显得格外“十恶不赦”。
若瑟夫一家对于勒的“视而不见”,金钱固然是一大因素,背后也有不能忽视的社会原因。
第119章莱昂纳尔懂什么《我的叔叔于勒》?
如何在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的语境当中,重构家庭伦理,是这个时代许多文学家、哲学家思考和探索的事情。
莱昂纳尔虽然拥有超越时代150年的见识,但是也未必能在区区一篇文章的篇幅里,把这些问题讲清楚。
他放下信纸,踱步到窗边,俯瞰着巴黎的街景。
马车辚辚,行人匆匆,这座“欧洲的首都”的脉搏在工业与资本的引擎驱动下跳得越来越快。
他此刻看到的不是浪漫的街景,而是无数个于勒叔叔、无数个菲利普夫妇、无数个若瑟夫……
当然还有自己那个倒霉的邻居,格林海特先生——如果是在100年前,他可能根本不需要用枪轰掉自己的脑袋。
他甚至想到了自己:一个阿尔卑斯来的乡下小子,在巴黎独自求学,又一夜成名;他与远在阿尔卑斯的索雷尔家的联系纽带,其实也非常脆弱。
理论上,他甚至可以不用每个月给家里寄那150法郎,毕竟上骗子的当与他无关,他还尽了提醒的义务。
那是什么驱使他近乎本能地承担了这种原会摧毁他人生的义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