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朴园的台词要深情、要伤感、要偶像剧;鲁侍萍要爽朗、要大气……
我按照他的建议,让一组学生用转换以后的语气、声调来演绎,结果发现同样的台词,人物的性格光谱完全变了。
并且神奇的是,这场戏(周朴园、鲁侍萍相认)内在的情感逻辑仍然是成立的,只是观感上与经典版本大相径庭。
排练的时候还经常笑场。
聊个闲天
这是我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剧本与的差别。
剧本的受众不是观众,而是剧组——导演、演员、美术、音乐……等等。
演出的受众才是观众,而观众对人物性格、戏剧主题的解读,是基于演出而不是剧本。
专业的演员、编剧、导演看剧本,脑子里生成的东西和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是完全两码事。
这个甚至和你的文化水平关系不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