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旸笑着锤了石布桐一拳,好奇问道:“三班奉职?怎么,要转武职?”
石布桐龇牙咧嘴地揉了揉被赵旸锤的位置,耸耸肩道:“倒也不是,我个人是希望外任个知县、县丞什么的,从八品的上县丞当不了,找个下县,当個县丞却也应该够资格,好歹我也是进士出身,可惜被我舅舅的驳回了,他说州路官不如京官,想替我求个内殿崇班……”
赵旸有些无语地摇摇头,调侃道:“那怎么变三班奉职了?”
“遭台谏弹劾了呗。”
“哪位台谏这么勇啊?”
“杜衍、杜相公。”石布桐抬头见赵旸身边仅跟着张亢与王中正等人,并不见范纯仁,便压低声音解释道:“这位杜相公都七十多了,前两年便已致仕,前段时间被范相公请回朝中任侍御史……朝中都在谈论,称范相公要卷土重来了。”
赵旸皱皱眉,问道:“韩琦、富弼回京了么?”
“我来时还没。”石布桐摇头道:“听我舅舅说,韩琦似是在河北筹建新的榷场,富弼出使辽国去了……”
那就没事。
赵旸遂放下心下。
他倒不是反对范仲淹再次施行新政,问题是眼下宋国的吏治,根本不足以全面施行新政,更别说明有宋庠、夏竦、贾昌朝等人反对,暗有……但凡是世家出身的文官,其实大多都不支持,若强行推动变法,只会引起另一场灾难,就如王安石那般,虽然替神宗筹到了钱,但却将整个国内民生弄得一塌糊涂,故而被骂了九百年的奸臣,直到最后一百年才被“拨乱反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