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见这些首领一个个气焰嚣张,仿佛是来兴师问罪,高若讷有意晾他们一晾,叫他们先在州衙内院中集合,仅吩咐官吏为他们提供茶水。
而在相隔数十丈外,在渭州州衙隔街的酒楼二楼,赵旸带着郭逵,及折继闵、折继祖兄弟站在窗口,眺望着州衙院内那群诸羌首领,顺便听兄弟俩介绍党项的来历。
折继闵乃麟府折家当代家主,今年三十一岁,正年富力强,官授果州团练使、麟府路兵马钤辖,其中果州团练使相当于一个武职的寄禄官,有名无实,从六品的兵马钤辖才是其正职或称差遣。
路级武官,官职最高为兵马部署——英宗时避讳称兵马总管,其次是兵马钤辖,再次是兵马都监,资深者加“都”字。
鉴于麟府折家出身党项,故上至朝廷、下至陕西四路与河东路,皆对麟府折家格外防范,此番若无赵旸,折继闵、折继祖兄弟来到渭州的处境其实非常尴尬:高若讷既要求他们出面帮助说服诸羌部落臣服于宋国,又对他们过多防范,甚至态度上也不甚客气。
毕竟宋国建立之初,确实需要折家来协助抵挡来自西面的威胁,但直至今日,折家那些兵力已谈不上什么大用,宋国朝廷更为看重的还是折家作为党项人的身份,希望借折家去拉拢宋夏边境的诸羌,但偏偏折家在羌人中又不如拓跋李氏有威望,令朝廷颇有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纠结。
当然,倘若折家在羌人中的威望高过拓跋李氏,那估计朝廷得更加防范他。
而更关键的是,折家还享有宋国建国至今的一個特权,世袭罔替对府州的掌控,不算封邑,却也相差无几。
党项人出身,世代武官,还有一块与封邑相差无几的地盘可以世袭罔替,地位超然,集以上种种,折家怎么可能不被针对?
就比如河东路,对麟府折家就防范甚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