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二人三言两语间便开始争锋相对,殿内群臣看得暗呼精彩。
“咳。”有些看不下去的赵祯假意咳嗽,提醒二人到此为止。
见此,赵旸也就不再戏耍高若讷,收起脸上的笑容正色问道:“高若讷,你即是枢密副使,可曾制定过对西夏、辽国的用兵之策?”
“自然是有!”高若讷毫不犹豫道。
对此赵旸也不意外,毕竟枢密院乃宋国最高军务机构,除了没有直接的兵权,其他国内军务基本上都归枢密院管辖,其中自然也包括提前制定种种战略计划,用以应对各种战争情况。
“说说针对辽国的。”
“以真定府为前哨,大名府为后方,涵盖整个河北路为北方屏障……”
在赵旸发问后,高若讷倒也无愧其枢密副使的官职,就大宋对辽国的防守战略侃侃而谈。
据他所言,大宋对辽国的防守战略总体可分为北、南两道防线,北方防线以大名府统率整个河北路,除固守真定府、大名府等战略重城外,又制定有寄托河北路境内地形的各种阻击策略,例如于沈苑河、滹沱河等境内河流设下层层防御以阻击进击的辽军,层层牵制、层层消耗,同时依托永济渠及河北路的水运,将军备、物资运往前线。
若大名府失陷,或辽国军队弃大名府向南直扑,突破层层阻拦直达黄河,此时便依托黄河天堑作为第二道防线:介时若大名府尚未失陷,则南北夹击;若大名府已失陷,则于黄河防线死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