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王守规收拾好御桌上的札子,铺上一张纸,赵祯提笔在纸上写下繁体的“暘”字。
然而待最后一笔落下后,他忽然愣住,凝视暘字片刻,又转头看向赵旸,神色复杂,眼神逐渐飘忽,久久不见有何反应。
“官家?”赵旸抬手在他眼前晃了晃。
“做什么?没大没小。”终于回过神来的赵祯没好气地打掉赵旸的手,又前后在纸上写下“旭”、“昇”二字,从旁王贽引经据典道:“旭字好,‘旭日始东升’;昇字亦不错,‘景行行止,昇于四方’。”
赵祯很满意于王贽能猜到的想法,又写了一个“昊”,但随即就皱着眉头将其划去,又写下一个“昌”字。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王贽在旁道。
直至赵祯又写下一个“昭”字,王贽忽然愣住,小心翼翼、欲言又止道:“于昭于天……官家,是否过于重了?”
“是么?”赵祯微皱着思忖片刻,又瞥了眼赵旸,权衡再三终是将“昭”字划去,又写了一个“煦”字。
王贽忙道:“煦煦雨阳,霭霭原隰。有觉其煦,莫感其寒。……煦字也不错。”
随后赵祯陆续又写下“杲”、“熙”、“明”、“晖”等字,赵旸疑惑问道:“怎么都是单字?当今的表字不都是两字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