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庆历增币的最终结果导致辽、夏交恶,两次发生战争,于宋国大为有利,但辽国威胁宋国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对此赵旸并不清楚,只是以为说服了殿内群臣,便转头看向高若讷:“高相公可以保证么?”
事实摆在眼前,高若讷自然也无法驳斥,神色复杂地看着赵旸。
尽管心中仍然厌恶,但他不得不承认,这个来历蹊跷的小子确实是有才能的,提出的种种论点连他都觉得受益匪浅。
“不能。……除此之外,赵正言莫要指望从我口中听到别的。”
高若讷郑重其事道,随即在朝官家作揖后,回到了自己原来的位置。
赵旸愣了下,随即便明白了高若讷的意思——这家伙还是怕被逼问“是否应当改动崇文抑武之风气”这一问题。
而眼见高若讷亦被赵旸说得哑口无言,黯然回到原来的位置,殿内群臣啧啧称奇之余,亦不禁小声议论。
第五十二章:舌战群谏(七)
毕竟是整整八人了,一连驳退八名具有台谏身份的官员,即便他们也未必有这个能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