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呆了近一个时辰,赵旸与沈遘才带着毕昇父子回到工部本衙。
为了显示对毕昇一家的尊重礼遇,赵旸有意在工部本衙摆宴,为毕昇一家接风洗尘。
为此,沈遘私下对赵旸道:“待会我等都不在啊,不如明日?”
赵旸觉得有些不合适:“他们今日到的,哪有明日摆宴的道理?”
原来,今日正午官家要在集英殿设宴,宴请今年科举进士一千三百余人,范纯仁、沈遘、吕大防等人都得出席,时间上有所冲突。
“无妨,我和毕工熟络,我与他去说。”沈遘信誓旦旦道。
果然,毕昇对沈遘的安排毫无意见,同时对赵旸摆宴为他们接风洗尘一事分外感激,更别说赵旸后来连集英殿的宴席都没参加,还是吩咐工部本衙的厨子为毕家父子烧制了一桌酒席,不算接风宴,仅为双方能够熟络。
次日,二月二十九日。
赵旸视察了他技术司辖下各案的改良进展,除铁工案暂时还在三司衙门的盐铁司偷师以外,他指点了木工案对宋弩的改良,沈遘与文同亦按照他的思路,各自绘制了一副图纸,与神臂弩的结构图纸颇为相似。
随即赵旸又视察了火药案,对火弹、烟弹、爆弹三个不同弹种做了不同方向的研发要求,包括子母弹与震天雷两个分支弹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