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三月末(二)
次日,即三月三十日,赵旸进宫见了官家,向官家传达了辽使的愤慨。
事实上此时赵祯也已得知三司衙门与辽使的谈判在榷场交易物名录上陷入了僵持,但没想到辽使会去找赵旸,更没想到赵旸会因此事而特地进宫说项。
“有必要么?为此朝中台谏多次上奏,阻止此事。”他惊讶问道。
“大有必要!”赵旸很罕见地十分端正,正色解释道:“允许国内书籍流入辽国,有利于使辽国更偏向华夏文化,同时也能愈发淡化宋辽两国之间的敌对。”
“可你不是说宋辽两国必有一战么?”
“是,不过我所说的‘必有一战’,是基于华夏‘大一统’的理念,指宋辽两国终将就正统性分个胜负,但也未必一定要通过战争。就好比二十年后,若宋国励精图治、国力愈强,而辽国则因为治国不善日渐衰败,有官家对辽主及辽国臣子的许诺,皆时大宋或可以兵不血刃吞并辽国……当然我只是举个例子,在大势不可违之前,辽国肯定还要做一番抵抗,但不管怎样,有默契的战争总比不死不休的战争要好。”
“唔。”赵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当即派人下诏三司衙门,令三司衙门答应辽使的要求。
待谈完此事后,赵祯又问道:“赴陕西一事,准备地如何了?”
赵旸拱拱手道:“大致已经交代好了,待我离京后,官家可以任命沈遘出任司使,钱公辅可以担任计使,兴修新衙可以让吕大防负责。……大概月初,我便可以与高相公前赴陕西。”
“这么急?”赵祯皱眉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