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如此,还是招安养着吧,既省钱又省心。
当然,似赵旸麾下天武第五军这等包含杂兵、民夫在内足足近四千人规模的大军,哪怕当地有流寇也是不敢招惹的,因此夜间巡防,主要还是养成良好习惯。
不过这事也无需赵旸亲自过问,种诊自会安排妥当,曾经在其父种世衡身旁作为左膀右臂的种家二郎,自是熟络军中事务,令赵旸很是省心。
“对了,怎么没见到高若讷?”赵旸询问王中正道。
听到赵旸询问,王中正笑着道:“高相公领着其元随在不远处安扎,自顾埋锅做饭,据说还带了两名厨子。”
元随,即宋朝官员随行护卫、佐吏、差役、仆从等,按品级元随人数亦不等:宰相兼枢密使,节度使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为最高级,元随百人;其次是宰相、枢密使等,元随七十人;然后是高若讷这一级,参知政事、枢密副使等,元随五十人。
衣粮俸禄皆由朝廷承担。
以赵旸目前的级别,尚不够资格配置元随,但王中正等十名御带器械终日跟着他,又不需要他来支付其俸禄,其实也和元随无异。
顺便一提,为了更好保护赵旸,必要时指挥禁军乃至州路军,临行前赵祯将王中正等人的品级提了整整一级,王中正因此被封为殿内崇班,其余王明等人皆为东、西头供奉官,不过仅是虚职,虽有俸禄可领但无实权,实际差遣依然还是保护赵旸。
“居然还带着厨子?”
赵旸一听高若讷居然还带着厨子,当即便带着范纯仁、文同两位文吏及王中正等人前去蹭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