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几位相公虽然顾忌叶清臣的颜面,并未开口,却也不禁用惊异的目光再次打量赵旸,尤其是对赵旸最不熟悉的范仲淹。
半晌,赵祯问赵旸道:“赵旸,那你可有计策解决我大宋缺马之事?”
赵旸想了想道:“首先,叫民户替朝廷养马,这事想都不要想。其一,马与牛同为战略物资,据臣所知有法可依,不得滥杀,否则便要获刑,倘若有民户不慎将马养死,州路官员必寻其赔偿,甚至趁机落井下石,谋取私利,这也是臣之前所言,其或令其被逼到家破人亡。”
“原来如此……”赵祯与诸位相公恍然点头。
“其二,养马与羊牛的付出与所得不成比,养牛可以用来耕地,且牛只需吃草即可;但养马可不同,尤其是耐力优秀的战马,需以上等饲料喂养,吃地比寻常百姓还要好,一般民户如何负担地起?其三,马不光吃地多,拉地也多,且其粪性酸,不适用于肥土。再考虑到普通民户也不太可能敢、或者舍得用马代步,换而言之,养马对于普通民户而言毫无用途,实属负担。其四,养马处应为广袤开阔、水草丰盛之地,地广才能任其驰骋,养马于民,未有这个条件。……总而言之,养马于民,此事完全不可行。因此朝廷想得战马,首重还是得从群牧司入手,剔除那些尸位素餐、碌碌无为之官员,于朝野网罗善于养马者;其次,尝试通过于他国贸易购入,比如……辽国。”
赵祯先前听得连连点头,待赵旸提到辽国时,他摇头道:“契丹怎么可能出售战马于我大宋?”
“臣没说战马,臣说的是马,即普通驮物的马。”
见君臣几人面露不解,赵旸解释道:“上等战马,其唯一或最佳用途,无非就是作为骑兵坐骑,用于战场厮杀,但敢问官家及诸位相公,大宋有了骑兵,难道就能战胜辽夏骑兵了?……不可能吧?辽人也好,夏人也罢,人都是自幼生长于马背,待其成年,自然弓马娴熟;而大宋骑兵,有训练超过十年的么?不可能吧?那么试问,训练不到十个年头的大宋骑兵,凭什么能胜过自幼生长于马背、精习马术十几二十年的辽夏骑兵?”
“……”赵祯等人被问住了。
半响,庞籍犹豫道:“即便如此,我大宋也不能不建骑兵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