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帐内,赵孝骞仍然坐没坐相,表情悠然,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旁边的许将忍不住道:“子安,你是如何想的?是否回汴京?”
赵孝骞还没说话,种建中立马道:“殿下三思啊,你若回了汴京,朝廷肯定另任主帅,兵权可就真的易手了。”
许将顿时不高兴了,不轻不重地敲了敲椅子扶手,不悦道:“什么易不易手的,兵权是朝廷的,不是个人的,死握着兵权不放难道是好事?那是祸患!”
种建中陪笑道:“是是,末将失言了,末将的意思是,辽国未灭,仍对我大宋虎视眈眈,此时我大宋王师的主帅不宜换人,只有郡王殿下才是最合适的主帅人选,不然放眼大宋朝堂,谁比殿下更合适?”
许将捋须哼了一声,道:“老夫没别的意思,就是提醒你,嘴上最好有个把门儿的,你刚才的话传出去,每个字都是拿捏你的罪状。”
说着许将望向赵孝骞,道:“官家已赐下丹书铁券,子安若还是不回京,恐惹天下人非议,一旦舆论声势已成,天下人将子安视作叛逆,你将寸步难行。而朝廷,也有了兴兵讨伐子安的理由。”
“子安莫忘了,我大宋王师装备火器的,如今可不止是燕云驻军,汴京上三军十余万禁军也都装备了。”
在座众将顿时脸色一变。
许将却坦然道:“老夫话虽难听,但皆是中肯之言,你们若不服气,可以反驳老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