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拜相以来,章惇风光无限,直到今日他才有一种伴君如伴虎的凶险感觉,仿佛一句话说得不对,自己便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章惇说话愈发小心,思考了很久才谨慎地道:“臣无意参与皇储之论,所思者,皆是为大宋社稷的一片公心,毫无私念。”
“端王品行如何,臣不便妄议,但臣敢在官家面前坦言,端王终究年少,相比官家的睿智与胸怀,端王相差甚远……”
“大宋未来不久将会对辽国发起北伐之战,如若大宋的新君远不如今日的官家,而做出错误的决策和任命,臣恐北伐功亏一篑,社稷再度蒙尘,退回到当年屈辱的时期。”
一番话既拍了赵煦的马屁,又委婉地提醒赵煦,端王确实不够格。
赵煦又笑了笑,章惇这番马屁拍过后,赵煦的脸上仍然看不出喜怒,章惇心里悄悄打鼓,也不知马屁拍对了没有。
半晌后,赵煦又问道:“那么子厚先生觉得,朕的几个兄弟里,何人可继朕之位?”
章惇神情陡然一紧,这特么又是一道送命题。
心念电转间,章惇立马得出了正确答案。
他可以反对端王即位,是因为他确实觉得端王不够格,但这个问题他是绝对不能明确回答的,不然就大祸临头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