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孝骞将身子靠在椅背后,蹙眉陷入沉思。
今日这场风波,是君臣之战的开始,无论是谏止的奏疏,还是此刻在宫门外跪地请愿的两百朝臣,可以肯定,这些人的官职都不算高。
按照朝争的惯例,率先冒出头的都是不重要的炮灰角色。
所以赵孝骞才有这个魄力同时罢免两百名朝臣。
是的,绝不惯着这些人,敢直接跟皇帝起冲突,那就要承担后果,都是成年人,这点道理不需要人教。
此刻赵孝骞想的是,这些人的背后必然有人指使,指使他们的人,才是地位权势显赫。
赵孝骞在考虑如何杀鸡儆猴,此事继续深挖下去,挖到什么程度,要拉几个高官下马,才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恐怕政事堂的宰相们,也要动一动了。
让这些自私自利,思想顽固的人留在如此重要的位子上,对大宋的基业是不利的,不如趁此机会罢免一批。
大浪淘沙,总有人注定成为这个时代的牺牲品,是非对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拦住历史前进的车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