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机器很快运作起来,两百余人的名字和官职落在宰相们的案头,众人提笔批字,签下罢免的文书。
吏部也将京中的候补官员,寄禄官的名册送来,迅速补上空缺。
朝堂仍处在动荡之中,只是没人敢再跪宫门请愿了,前辈们已经帮大家蹚了雷,事实证明这条路走不通,官家不仅不买账,反而会重惩。
关于设立监察府一事,朝臣们的奏疏仍源源不断送进政事堂。
跪宫门的方式太激烈,我们上疏谏止总可以吧?
臣子的作用,就是辅佐帝王,及时纠正帝王的行差踏错,这是皇权和礼法赋予朝臣的权利,若连上疏谏止都要问罪,那可就过分了。
赵孝骞罢免两百余朝臣的举动,终究还是狠狠威慑了群臣。
上疏谏止的奏疏仍然不少,可是不知为何,朝臣们在奏疏里的语气都已温和了许多,基本没有言辞激烈,指着官家鼻子骂街的人了。
尽管不愿承认,可事实就是,经过跪宫门事件后,朝臣们或多或少已感受到,皇权的威严是凡人不可轻易冒犯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jianlintz.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