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上京方面,耶律洪基已有意与大宋议和,燕云十六州很有可能从谈判桌上拿到,如果能有办法兵不血刃地收复燕云,何乐而不为?
至于二十万辽军压境,看似来势汹汹,其实根本不必害怕,赵孝骞多少明白耶律洪基的心思,老家伙其实就是打算以打促和。
二十万辽军不过是一种恐吓手段,也可以视作辽国的谈判筹码。
不出意外的话,辽国谈判的使团很快将来到河间府,有二十万大军当底气,谈判桌上辽人自然可以嚣张一点,谈判的条件也就提得更苛刻一点。
所以赵孝骞根本不在乎那二十万辽军,无论这二十万人马是用来恐吓还是真打算跟宋军干一场,赵孝骞都有必胜的把握。
赵孝骞现在考虑最多的,还是大宋汴京朝堂的反应。
官家已不再是当年的官家,尽管朝堂没有任何风吹草动,赵煦对他也是一如既往的信任,可赵孝骞还是隐隐有一种莫名的压力。
麾下将士斩将夺旗,立功无数,对国家固然是好事,但对皇帝可不一定是好事了。
战事推进得越快,杀敌越多,将士们表现得越剽悍骁勇,赵煦的猜忌心也就越重。
这样一支无敌的兵马,完全掌握在臣子手中,哪个皇帝能睡得着觉?
这已经跟所谓的宗族亲情和私人交情无关,它是君臣博弈层面的问题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