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太重,载荷依然不够。”学者摇摇头,这个想法她也有过。
她把自己的草稿递给苏冥。图上面删掉了全部的车轴和车轮,悬挂直接连接六组宽板雪橇。苏冥忍不住动了几笔,将学者画的构型改得更加符合机械造型。
“雪橇的载荷太高,会破坏雪面。”学者解释。尤其是前车造成破坏以后,后车在此基础上继续,很快会碾压出深雪辙,导致后续车辆陷死在雪中。
苏冥看了一下紫堇的算式,满载货车厢对雪地的压力超过0.3公斤/平方厘米,“确实太高了。”
紫堇又抽出一张草稿,上面将车厢高度降低,减少载重。这意味着列车的车厢数量和长度还要增加,但接触面压力仍然有0.2公斤/平方厘米。
“就用这个方案吧。”苏冥突然道。
紫堇不解地看着他,脑门上就差挂上问号。
“我们可以提高雪地的承受能力。”苏冥在蒸汽机车后面增加上一个压雪车,“牵引机车经过后,压雪车将松雪层平整、振拍成实心,这样一来承载力就充足了!”
“这个不错!”发现自己构思的方案经过调整变得可行,学者非常开心,少有的在原地蹦跶了一下。
两人进一步展开。为适应雪橇,车厢长度上也需要缩短,单车厢载荷下降。这样整个车身调整为六十节小车,在雪地上更为灵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