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能在上面刊登一篇论文,即便是此前只是一个无名小卒,那么在此之后将一跃成为世界上最顶尖的学者。
《探索·总刊》有这种魔力,让所有的学者都为之着迷。
不过让所有学者都感到遗憾的是,尽管《探索·总刊》接受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学、生物学等大部分学科的投稿,但它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
几乎所有的投稿,全都被《探索》期刊的编辑唰掉了。
要知道,抛开那些不知死活想要趁热度的学者,敢于向《探索·总刊》投稿的学者每一个都是鼎鼎有名的顶尖学者。
就比如意大利物理学家,21年的物理学奖得主乔治奥·帕里西教授,曾向《探索》投稿了一篇自旋玻璃和相关统计力学模型方面的论文,并希望能够刊登到总刊上。
这篇论文对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的发展至关重要,将解析的方法和数值的方法完美的结合起来,可以说影响了后来如ChatGPT、Gemini、DeepSeek等一系列AI模型的发展。
但就是这样的一篇无论投稿给哪一家期刊,都会被抢着要的论文,在经过审核后被《探索·总刊》刷下去了,最终刊登在了《探索·计算机学》上。
一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亲自向《探索·总刊》投稿,而且论文同样是重量级的,并非什么水文。
就这情况,仍然被《探索·总刊》所拒绝了,由此可见,在《探索·总刊》上刊登论文到底有多难了。
当然,《探索·总刊》也对得起这份投稿难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