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部分则会通过火星和地球之间的中继卫星传递回地球的总指挥中心,放映在那面足够现场所有人都清晰看见的落地大屏幕上。
当张荣桥院士发出了‘驭星一号,启动!’的指令后,在经历了长达六分多钟的等待后,那一道沉稳的声音,终于伴随着精卫引擎阵列喷吐出幽蓝等离子流传递到了总指挥中心众人的眼耳中。
那摇曳在驭星一号陨石尾部的蓝白色狭长尾焰,就如同一柄炽热的光剑刺破了深邃黑暗的宇宙,在遥远的星空中中拖曳出长达数百米的等离子轨迹。
在这一刻,它已经不仅仅是燃烧产物,更成为了人类工程学与宇宙物理共同谱写的光之诗篇,在那颗锈红色的星球与漆黑深空的交界处,镌刻下短暂而壮丽的航迹。
落地屏幕前,徐川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的锁定在喷吐出幽蓝的等离子流的驭星一号陨石上。
总控制室中,其他人的表现也几乎一模一样,生怕自己的呼吸干扰到了这颗陨石的轨迹。
即便是站在门口的工作人员,也下意识的将自己的目光投递了过来,眼神中写满了期待和希冀。
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的静悄悄的流逝着。
终于,在精卫陨石推进装置的推动下,已然加速到了数万千米每小时的驭星一号接近了火星的外圈大气层。
那稀薄的大气,就如同白磷一般产生了若隐若现的烈焰,最终遍布了整个陨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