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硅燃烧发生光致蜕变的温度范围在27至35亿开氏度,约230-300千电子伏特。
光致蜕变是硅燃烧的核心过程,通过γ光子将原子核击碎成α粒子(氦原子核),从而形成新的元素。
这一过程发生在晚年恒星核心的极端高温环境中,比如参宿四,如今就正在不断进行着硅聚变燃烧。
而目前华国掌握的可控核聚变技术采用的是真空磁约束方案,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腔室中的温度最高也不过是一亿摄氏度而已。
距离硅燃烧发生光致蜕变的温度范围,还有足足三十倍的差距。
尽管理论上来说磁约束方案也能达到这个温度,但那基本上已经是第三代氦三聚变才能达到的超级高温了。
目前来说,人类能够达到三十亿摄氏度超高温的手段并不多,只有寥寥数种。
比如利用大型强粒子对撞机进行粒子对撞,当两颗粒子碰撞的那一瞬间,对撞机内部足够达到数万亿摄氏度的超级高温。
在CRHPC机构之前的实验中,利用两颗重铅离子进行对撞实验,产生的温度超过了89.8万亿摄氏度的超级高温,刷新了2012年欧洲核子中心LHC铅离子对撞的5.5万亿摄氏度高温的世界记录。
不过大型强粒子对撞机虽然能够产生远超硅燃烧发生光致蜕变的温度范围,但它并不符合制造量子引力模拟激发设备的要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