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种设备的结构,如果简单的来说,你可以将其看成一种‘新型氢弹’。
是的,氢弹是利用核裂变装置爆炸能量引发氘、氚等轻核的自持聚变反应,瞬时释放巨大能量的核武器。
而量子引力模拟激发设备,核心同样是瞬时释放巨大能量,并能够让内部内置的硅元素进行聚变的装置。
利用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提供能源,由1280个大功率超强脉冲激光发射器将高能激光将能量汇聚到最核心的壳层坍缩-激波制造设备上。
在极短的时间内,这股庞大的能量就能在核心中产生远超太阳核心的温度,进而点燃壳层坍缩-激波制造核心内的硅元素,使其燃烧发生光致蜕变,进而产生微弱的引力涟漪,在极小的范围内牵引动恒星自身的时空曲率。
尽管这个范围很小很小,可能连一厘米都还不到。
但对于验证实验所发射的光粒子束来说,却已然是足够了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来说,这种实验用的量子引力模拟激发设备是一次性的。
尽管核心的壳层坍缩-激波制造器很小很小,仅仅只有二十五公分。
但由于硅元素燃烧聚变时产生的超过三十亿设施度的超高温以及各种辐射与高能射线,它会像烟花爆竹一样,在内部的火药爆炸后外层的纸壳被撕扯成成百上千的碎片。
或许在未来他们可能会想办法优化这种设备,制造出非一次性的量子引力模拟激发设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