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高的效率并不值得让人惊讶,毕竟川海材料研究所这边有着全世界最成熟最尖端的锂电池科研体系。
不夸张的说,任何一种能够用于锂电池研究的实验仪器与设备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
而在离子电导率和氧气透过率的实验室中,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实验数据,专门亲自负责这一块测试实验的王安眼神中写满了震撼。
“不可思议,这层复合薄膜的稳定性好的有点过分了!”
就在他面前右手边的实验桌上,那里摆放着一套电池模具和一台保护气体操作箱,那是专门用来组装电池模具并进行测试的。
对于以锂电池起家的川海材料研究所来说,这样的实验设备没有一百套也有八十套。
当然,实验设备并不是值得关注的东西。
真正让王安惊叹震撼的是实验设备中临时组装起来的一份锂空气电池,以及屏幕上展示出来的测试实验数据。
屏幕上那离子电导率和氧气透过率的指标,几乎就像是焊死在标准线上一样,纹丝不动。
无论他怎么调整大气压还是给实验气体增加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杂质气体,那一层小小的薄膜就像是最负责的小区保安一样,将任何的非法人员(有害物质)都拦截在了锂电池外面。
唯有氧气,以及少部分对锂空气电池内部电解液无害的稀有气体能够进入其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