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前几次的超光速航行验证实验中,数据库中的实验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
虽然每一次的实验产生的背景噪音数据都有略微细别的差距,比如超光速的光粒子在穿过不同的区域时受附近行星等天体的干扰会产生不同的扰动信息数据。
但整体来说,超光速航行的光粒子在从太阳轨道附近出发时携带的信号数据是接近一样的。
然而这一次,徐川却从数据库中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从可能性的角度上来说,超光速航行失败的概率也并不是没有。
就像人类发射探索太空的火箭一样,从上个世纪到今天发射了多少次了,理论上来说这应该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了。
但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各国发射火箭都还经常失败呢。
超光速航行这种前沿到极致的领域,谁也不敢说每一次实验都会成功。
理论上来说,实验失败的可能性最大,但徐川却感觉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相对比单纯的实验失败导致超光速航行的光粒子束消失来说,他更觉得曲率空间中的超光速粒子像是被人特意‘拦截’了下来一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