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个主意却并不是徐川出的,而是川海材料研究所那边的樊师兄想出来的。
这会儿徐川根本就没什么心思去管锂空气电池的事,这会他已经返回了金陵,正在星海研究院·材料研究所的晶体结构实验室中忙碌着。
在超光速航行验证实验成功后,他的精力便转移到了材料学的研究上。
实验室,穿着一身白大褂的徐川正站在一台定制的具有定制相位和偏振的微小发射器组成的远场晶格设备前。
而在这台远场晶格设备中,有一片安置在基座上的高光学质量、表面平整的人工合成的纯度达到了无限接近百分百的‘蓝宝石’基底。
光是这一小片小拇指指甲大小的基底,定制价格就花费了整整七十八万。
尽管人工合成蓝宝石并不是什么稀缺的技术,但纯净度高达99.9999999%以上的蓝宝石片可没那么容易制造出来。
而这次实验的需求对衬底的品质要求极高,所以只能通过厂商进行严格的定制。
操控着设备,通过偏振的微小发射器组,徐川一点一点的将两束不同颜色且携带轨道角动量的光结在强湍流环境中点射到蓝宝石基地上。
这是基于‘光子带隙特性的人造周期性电介质结构’为基础,通过无极量子计算超算中心推衍出来的最合适方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