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
晶体管越多,其性能就越强,而硅基芯片基本动辄就是以‘亿’为单位的晶体管集成的。
以英特尔的10nm工艺芯片举例,其晶体管密度是每平方毫米约1亿到1.008亿个晶体管。
碳基芯片目前3000晶体管,连硅基芯片零头的零头都没有,可见两者的差距之大。
而碳基芯片之所以如此难以突破,最核心的难题,便在于如何精确、稳定的排列与控制‘碳纳米管阵列’或‘石墨烯’等碳材料,来形成碳基晶体管集成阵列。
这是生产制备碳基芯片中最大的难题,至今都没有一个优秀的解决办法。
实验室中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成本高昂,生产过程复杂的手段来在芯片上集成碳纳米晶体管,但工业化生产不行。
高效、低成本、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是确保碳基芯片能够商业化的核心因素之一。
这也是徐川这么重视从月面瑶池环形山上发现的天然整齐排序的碳纳米管的原因。
因为剖析这种新物质的形成原因,他们或许能够从中找到一条在碳基芯片上稳定排序碳纳米管的方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