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任务手册上的数据,‘2017AF29’小行星的自转角速度为0.00000376弧度/秒。
如果精卫推进装置有效果,那么理论上来说在半个小时后,能够将‘2017AF29’小行星的自转角速度降低到0.00000366弧度/秒,也就是半个小时降低0.0000001弧度/秒的自转角速度。
当然,这是受供能系统影响,精卫推进装置做不到全功率的输出,甚至连十分之一的输出都做不到。
如果是换成小型堆进行供能,理论上来说半个小时应该能将‘2017AF29’小行星的自转角速度降低到0.00000276弧度/秒左右。
这也意味着全功率运转的精卫推进装置刹停这颗小行星只需要一个半小时。
数公里的深空中,摇光号航天飞机上,几名航天员安静而又焦急的等待着。
与此同时,遥远在近两亿公里之外的地球,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组委会的临时总部中,一群来自各国的天文学家、地质学家、物理学家等等不同领域的学者也在焦急的等待着深空中的反馈。
对于决定精卫·陨石推进装置效果,乃至整个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的核心关键因素,半个小时的时间显得尤为漫长。
终于,搭载在摇光号上的遥感系统再度完成了对‘2017AF29’小行星自旋角度的测量。
“测量结果:0.00000362弧度/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