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宋代不是,由于并未有写款制度,所以汝窑物件儿都是先烧造出来,再由专人把底款刻上去的,比如刚刚咱们说的‘奉华’、‘蔡’,还有一些‘甲乙丙’编号款,全都是先烧后刻!”罗旭道。
袁杰恍然大悟:“也就是说,宋瓷的底款应该是有刀口甚至可能见到白茬儿,但不会有釉,因为在落款的时候,就将釉破坏了!”
“孺子可教!”
罗旭一笑:“其实这个时候也考眼力,毕竟熟坑汝窑在经历几百年传承,也会形成爆浆,其实那些落款也会变得温润、平滑,所以如果没看准,就有可能把釉面儿认为成包浆,那就要打眼了!”
蓝颂深深呼出一口气,竖起拇指:“这细节,大旭,叔得按规矩送你一句,好眼力!”
“哈哈,蓝叔客气了,今儿这场拍卖算是练眼了,不过好在没白来,我也收了个小碗儿!”
罗旭笑道。
蓝颂闻言不由摇头而笑:“的确,但我不明白,那个米黄地双骏碗……应该没什么利润了吧?为嘛非收它?”
罗旭则靠在椅背上,耸了耸肩:“蓝叔,这碗……您不知道它的来历?”
一听这话,蓝颂有些不解:“知道啊,你是想说八骏碗吗?八骏碗分大小两种,大八骏为八马一图,而小八骏则是双马一图,当初康熙爷上次给亲王的物件儿,落款成化寓意寄托,说是官窑不假,但物件儿路份不算高,价儿也上不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