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雅推断是咸丰,应该是因为浅绛彩工艺,毕竟浅绛彩的出现最早在咸丰五年的时候。
不过罗旭倒是觉得未必,原因很简单,绘画风格、纹饰特点,更偏光绪,而且光绪晚于咸丰,也有浅绛彩。
尤其是海水江崖纹的画法和颜色,明显是光绪时期的风格。
想到这,罗旭抬起头看向秦雅:“玉璧底?”
所谓玉璧底,便是底部不上釉,呈一个玉璧的形状,内外大小两个圈,质地为磨砂手感。
玉璧底也分两种,一种是整体不上釉,全是磨砂玉璧底,而另一种则是外圈无釉,中间一个小圆之内,是有釉色的光滑质地。
秦雅立刻点了点头:“您怎么知道的?”
一旁的卢先生也是微微一愣,显然没想到罗旭不看便知笔筒底部的样子。
第四百八十四章明婴童嬉戏竹边铜镜
罗旭一笑,也没回答,直接将那笔筒拿了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