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略去一些不太好写在这里的话题,我只写重点了。
提意见是好事,但是,前提是在已有基础上进行意见。以下摘录原话。
“1作者怎样串起两个剧情如何衔接,2他们又将要扮演那些角色?互相情感线如何?这是要辨析的两个主要方面,当然如果他强行来了个石头砸了失忆,那就当我没说。作者不会这么坑吧”
问题提的很好,这里不针对这位读者,只想通过这些话让大家看一下其中的问题——提问是针对书的(很好),过程是读者脑补的(行吧),坑的结论是对作者的(迷惑)。
这个不是个例,已经有很多读者把自己猜测的情节当做我已经写出来的情节,然后得出一句让人迷惑的结论了。
下面是这位读者关于虞幸的问题,问题根源是,“虞幸徒手战斗力sss,拿武器战斗力a,为什么还非要拿一个武器?”
有群友问他,作者什么时候写过虞幸徒手比使用武器更强?
他用的是曲衔青的例子来证明,我也摘取原话,括号里是我加的。
“虞幸在相差大等级的条件下,徒手擒曲(这里指虞幸和曲衔青在出发前往浮花市之前的小练手),对吧,曲打俩红衣应该很简单吧?”
群友说他观点不对,他的原话:“不不不,观点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事实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参照物为曲。”
他的意思是,曲衔青徒手打不过虞幸+曲衔青打两个红衣很简单=虞幸徒手打两个红衣很简单,所以虞幸徒手战斗力sss,拿武器战斗力a,有急切的想找武器的想法是矛盾的。
我:???好家伙,乍一看还真能唬住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